搜索
159-7804-6644
快捷导航

游览青岛铁骑山-----百福庵

27
回复
2473
查看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1-30 11:12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IMG_2354.JPG

2012.1.28晴天难得好天气,我因起来晚了没有随队伍去爬崂山顶峰祈福,决定去爬铁骑山。乘车111路车直奔城阳前金,然后又倒车上午10时到达铁骑山,
发表于 2012-1-30 11:14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66.JPG

青岛城阳铁骑山 也叫 不其山,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载:始皇帝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)置不其县。又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“不其城,汉置,古城。”南峰“石城顶”,背山面涧,松竹环绕,环境清幽,山上立过旗号,故名“铁旗山”,后逐渐演化为“铁骑山”,自古至今为兵家重地。这里峰峦连绵,群峰峭拔,山顶巨石林立,四周岩石层叠,当地人称之为“大城”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16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61.JPG
铁骑山,主峰海拔328.8米,面积1.5平方公里。山下,绿树成荫,遮天避日,著名的百福庵掩映在山下的绿树之中。山顶巨石林立,四周岩石层叠,当地人称之为“大城”。主峰居高临下,山下隘口、要道一览无余,是兵家必争之地。相传,唐王李世民东征时,率大军途经此地,就在此筹备粮草,以乘船东渡大海。在山坡上安营扎寨后,把统帅三军的帅旗插在山顶,以便随时指挥大军行动。后来,人们便将此山称为“铁旗山”。远望此山恰似一匹佩鞍挂蹬的大马,逐渐演绎成了铁骑山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18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53.JPG
铁骑山之南峰有石形似城门,又名“石城山”。山之北峰名“铁旗”,后演成铁骑。铁骑山山势险峻,周围群山林立,易守难攻,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22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58.JPG

千年铁骑山,负载过历代兵家的征战厮杀,也承载着古来文人处士的风雅。历史在山明水秀间徘徊,留下满山的足履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23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56.JPG
望着山颠上的“石城”,三座直刺青天的巨石,宛如为解放者屹立的纪念碑。炮火留给巨石的斑驳弹痕,是石碑上最真实的雕饰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26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59.JPG
1949年青岛解放时,解放军和国民党的残余军队在铁骑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,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,终于攻克铁骑山,为青岛的解放扫清了道路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28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65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28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51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29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50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35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57.JPG
葱茏绵亘的崂山北脉,如龙行蛇走,向西北伸延着它的嵯峨肢体, 山下松竹成荫,著名的百福庵掩映在山下的绿树之中,涓涓细流汇成的水库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,百福水库和书院水库尽收眼底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37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68.JPG

百福庵 又名“百佛庵”,城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崂山支脉的铁骑山南峰“石城顶”之阳,背山面涧,松竹环绕,环境清幽,始建于宋宣和年间(1119—1125年),初建格局无考。庵分前后二院二殿,前为倒座殿,内祀菩萨;中殿穿堂,祀“三官”;后殿为硬山式,高约六七米,重梁起架,出檐,四柱石撑顶上饰雀替,内祀玉皇大帝。白垩涂壁,彩绘壁画,青砖铺地,外观气势宏伟。清初百福庵已初具规模,后毁于文革时期。现在重建的百福庵.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39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94.JPG


百福庵分前后二院二殿,前为倒座殿,祀菩萨,全石料砌筑,殿外石柱上镌写:“张家李氏”等字样;中殿穿堂,祀“三官”;后殿为硬山式,高约六七米,重梁起架,出檐,四柱石撑顶上饰雀替,朱漆门窗,门面南下筑石阶十余层,内祀玉皇大帝。白垩涂壁,彩绘壁画,青砖铺地,外观气势宏伟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41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雨 于 2012-1-30 11:41 编辑

IMG_2381.JPG
   百福庵是外山庙,距惜福镇和城阳、即墨较近,交通方便,香火甚盛,是外山派道家音乐胜地,又是当时著名的藏书院之一,藏有大量经典书籍。而修真庵是内山派庙宇,不准响动吹奏乐器。蒋道士为让养、蔺二人能认真研究道家音乐,便邀请她们到百福庵挂旃静修。养、蔺二人接受邀请,于当年秋迁居百福庵内之“萃元洞”(现仍完整存在),并出资扩修石洞,一洞为居室,一洞供神像。
IMG_2386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30 11:43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IMG_2375.JPG 相传百福庵初建时,庵的规模很小,仅以“萃元洞”而传名。原来,“萃元洞”不是一处山洞,只是一块巨石中空,后经略加凿饰,形成一个矮小的石中屋。石洞面南开门,高1米多,长方形,门额上镌有“萃元洞”字样。洞内空间不规则,东北角有一神龛,洞内潮湿昏黑,难以住人,但相传百福庵却是由洞内居住的两个尼姑之缘兴建起来的。又传宋徽宗时提出僧道合一,时奉佛教,洞内供奉百余尊高低大小不一的铜铸菩萨、罗汉等,曾得名“百佛庵”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自驾游路线推荐

更多+

热门帖子信息

更多+

关注我们:驴友网

官方微信

APP下载

全国服务热线:

18028862882

公司地址:桂林市信息产业园655号B区1068室

运营中心:广西省桂林市七星区信息产业园655号B区1068室

邮编:514000 Email:lvyoushequ@163.com

旅游社区有限公司   ©2015-2024  驴友社区网  版权所有©驴友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