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风飘雨 发表于 2011-11-28 16:41:59


明道观
   
      明道观在棋盘石之北,位于海拔700米高处的招风岭前,是崂山现存寺观中居处最高者。清康熙五十三年(1714年)明霞洞道士宋天成来此创建,庙分两院,东院是玉皇殿.西院是三清殿,院宁宽敞,松青竹翠,在山门右巨石上,镌刻着清宣统二年书“明道观”三字。观周围岗陡半衍,林壑幽静.居高而不危.地僻而景殊。

随风飘雨 发表于 2011-11-28 16:46:36


明道观的建筑始建于唐代,之后多次修缮。据《崂山地名志》载,远在唐代天宝二年(公元743年),这里就有过建筑,是唐玄宗李隆基派遣的采药炼丹僧人孙昙采药炼丹的山房,距明道观西南不远处有孙昙记事刻石为证。明道观还曾是道姑孙不二的修炼之所。
明道观现在的建筑是清康熙五十三年(1741年)由白云洞道士田白云的传人宋天成创建的,占地1380多平方米。观原分为二院,东院为“玉皇殿”、西院为“三清殿”,内有玉皇、三清彩色塑像。现房子倒塌过半,已成一院。光绪年间(1875-1908年)道观鼎盛时期,有道士18名,土地70多亩,房舍32间。日本侵略者1939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崂山扫荡,杀人放火,一日内,白云洞、神清宫、明道观皆被焚毁。明道观元气大伤,到解放前仅有道士5人,香火几近断绝。解放后,改为林场用房,林场人用辛勤的双手植树造林,树长起来了,草也茂密了,植被也厚了。80年代,崂山林场改制,住明道观的林场人也搬出了几乎与世隔绝近乎苦行者生活的明道观,明道观渐现败落。

随风飘雨 发表于 2011-11-28 16:49:34


从东边的山门拾级进入,右侧有清宣统二年(1910年)石刻“明道观”3字。山门外的3株银杏默默站立见证着历史,古银杏树有 800多年,树高都在20米以上,最高的近30米,拿尺子量其中的一棵,竟有3.5米粗。3株银杏均为雄性,是有意种植,还是雌树死亡,给我们留下千古迷团。    走进明道观,整个道观原来是一个方形院落,东西30米,南北25米,正殿3间,左配殿6间,右配殿3间,正房12间和南房一间保存较好,房子雕栋画梁,当时建造花费不少工夫。东西厢房各4间,现在部分已坍塌,东面3间仅剩框架,有地洞一个,从房中设施判断是伙房,地洞应属菜窖之类;西面厢房仅存房基,西墙基外是水道,所以此处石基建造得非常牢固和高大,厕所竟然还能使用。南房墙基镶有石碑一块,记载重建时间和捐款人名。院内北侧还有一张石桌,是古时遗留下来的,两米多长的两块石条拼就石桌,在桌上吃饭喝茶特别惬意。院外有井三口,有两口分别立有石碑,可惜字已模糊不清。水是天然泉水,喝一口甘甜如饴。

随风飘雨 发表于 2011-11-28 16:50:28

随风飘雨 发表于 2011-11-28 16:52:21


据《崂山地名志》载,远在唐代天宝二年(公元743年),这里就有过建筑,是唐玄宗李隆基派遣的采药炼丹僧人孙昙采药炼丹的山房,距明道观西南不远处有孙昙记事刻石为证。明道观还曾是道姑孙不二的修炼之所。

随风飘雨 发表于 2011-11-28 16:53:39

驴友网官网 发表于 2011-11-28 22:36:32

我在想那块石头神马时候掉下来   呵呵·· ··
页: 1 [2]
查看完整版本: 游青岛崂山棋盘石那罗延窟明道观